哪些数据适合使用柱状图展示?
柱状图可以说是我们日常最常见的一类图表了,表达清楚、用途广,谁都能看懂。不过看起来虽然简单,但也并不是所有数据和场合都适合用柱状图的。
今天我就不讲那些晦涩的理论,我们用最直白的方式,聊聊哪些场景下,柱状图是最佳选择,以及哪些情况下最好别用,避免踩坑。
想看谁高谁低?柱状图最直接
有时候,我们并不需要复杂的数据分析,只想一眼看出Excel里谁多谁少,比如:
- 哪个产品卖得最好?
- 哪个城市的房价最高?
- 哪个渠道带来的用户最多?
这种情况使用柱状图可以非常直观的呈现,比如下面这张图,展示了每个月不同电子产品的销量:
你一眼就能看出来,smartphone每个月销量都是最高的,而smartwatch一直垫底。这比在Excel里对着一堆数字表舒服多了。
数据是分类的(而不是连续时间)?那就别纠结了,用柱状图
如果你的数据不是按时间来的,而是按照「人、产品、国家、部门」这样的分类来分组,比如:
- 各个国家的电动车销量
- 不同课程的平均分
- 不同年龄段的用户数量
这类数据没有时间顺序,也不需要看趋势变化,你关注的就是不同类别之间的差距。
这种情况,柱状图再合适不过。
举个例子,你在分析一个 App 的用户年龄分布,数据是这样的:
年龄段 | 用户数 |
---|---|
18-24 | 5200 |
25-34 | 8300 |
35-44 | 6100 |
45-54 | 3300 |
55+ | 1800 |
你不是看这些年龄段是怎么随时间变化的,也不是要看比例结构。你只想知道哪个年龄段的用户数量最多?哪个最少?这时候,柱状图就可以把这个信息直观地表达出来。
⚠️ 小提醒
如果分类项超过20个,比如全国300多个城市的房价,这时候柱状图可能就会显得太挤,不太适合了。可以考虑把前10名列出来做柱状图、或者按省份分别作图列出各个城市的房价等等。
不关心趋势,只想展示当前对比?柱状图完胜折线图
有些人一看到数据里有时间,就习惯性地用折线图,其实不一定对。
你要先想清楚,你是要讲「趋势」还是「对比」。
如果你只是想展示:
- 上个月哪个渠道带来的注册用户最多?
- 这个季度各部门的支出有多大?
- 哪一天销量最好、最差?
那么你真正关心的是每个点的对比差距,而不是数据的变化趋势,这种情况使用柱状图会比折线图表达的更清晰。
为什么折线图不合适?
折线图适合讲「故事」,比如数据怎么一步步上涨、某天突然暴跌等。
但如果你的数据只是单次汇总,而不打算分析时间趋势,只是想展示哪个日期最高,那么使用折线图反而容易让人误以为你要讲走势,信息反而模糊了。
柱状图的优势
- 每个时间点一个柱子,不连线,不暗示连续性
- 谁高谁低,一眼就能看出来
- 柱子还能加颜色高亮、标注数值,重点信息更醒目
想让差距更直观?柱状图更有冲击力
有时候,数据的差距本身就是重点。比如:
- 第一名销量是最后一名的10倍
- 某个广告渠道的转化量远远甩开其他渠道
- 某个城市的支出比全国平均值高出一大截
这时候你肯定不想让读者去慢慢算数字,而是希望他们直接感受到「差距很大」。
因为人眼天然擅长对比长度差异,一根柱子比另一根高出一倍,立刻就能感受到冲击,不需要动脑计算。
数据条目少?柱状图简洁、漂亮、不卡顿
数据少的时候,别为了“高级感”硬往其他复杂图表里塞,结果既没必要还更难看懂。
如果数据只有 3~10 项,柱状图就是最佳选择:
- 柱状图结构简单:少量柱子排列整齐,不会造成视觉拥挤
- 对比清晰:高度差一眼可见,信息量刚刚好
- 空间利用好:比表格更节省位置,比饼图更直观
类别名字太长?用横向柱状图
类别名称太长时,会在柱状图下方直接挤成一团,甚至会导致标签文字重叠,这种情况,把柱状图横着放就能解决。比如:
EveChart里有「一键切换横向」的功能,想学怎么把 Excel 表变成柱状图,可以参考「柱状图入门指南」
哪些情况不该用柱状图?避坑指南
柱状图好用,但不是万能的。有些场景用它,反而会误导别人。以下整理了一些常见的不适合使用柱状图的场景:
❌ 你想展示趋势变化?别用柱状图
如果你是想看数据随时间的波动、上涨、下降,比如:
- 一年内的销售趋势
- 用户活跃数的日变化
- 网站访问量的月度走势
这种情况用折线图更合适,因为它能清楚展现连续变化。
❌ 你想突出占比结构?柱状图不一定是最好选择
如果你是想让人快速看出「谁占了总量的百分之几」,这时候可以考虑饼图、堆积柱状图、环形图,因为这些图更强调「组成部分」之间的比例关系。
❌ 你有太多项目要展示?柱状图可能会挤爆
柱状图不适合用来显示过多的数据项,比如:
- 100个产品的数据
- 300个城市的对比
过多的数据项会让柱状图会变得非常拥挤,柱子窄得像牙签,观众只会看到「密密麻麻」,看不到重点。